欢迎进入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校院简介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成都行政学院)(成都市社会主义学院)(以下简称校(院))是成都市委直属事业单位,是市委市政府负责培训轮训党政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统一战线人才、团干部和青年,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部门,是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全市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市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新型智库。校(院)实行校(院)务委员会领导体制,共有29个内设机构,另设置机关党委。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10月的中共成都市委训练班。成都行政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12月的中共川西区党委温江地方分党委干部学校,1993年3月改建为成都行政学院。成都市社会主义学院成立于1999年6月,2017年9月加挂成都市中华文化学院牌子。成都市团校成立于1987年4月。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成都行政学院于2003年9月正式合并,成都市社会主义学院、成都市团校分别于2005年3月、2019年5月相继并入。

校(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注重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8名(含3名参公人员),高级职称教师70名(正高21人,副高50人);拥有四川省首批“四个一批”理论人才1名,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社科菁英1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名,四川省首届“干部教育名师”1名,成都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名,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实施教研人员绩效考核办法,不断完善师资考核评价体系和岗位聘用制度,逐步建立既区别于公务员又不同于普通事业单位的教师管理体系。

校(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校姓党,围绕主业主课,突出教学中心工作,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形成以中青班、进修班、培训班、专题班和研修班五类班次为主体的班次体系,每年培训各级各类领导干部近万人次。成都市干部网络学院和“成都云干训”APP网络课程年均更新500门以上,网络培训成都市域干部达7万余人次。坚持结合实际办学和特色办学,三年来共开发各级各类主体班次课程近300门,其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新兴增长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与实践》先后获评2021年全省、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奖项,《中华优秀传统政德思想与新时代党性修养借鉴》获评2021年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奖项,《汲取中华典籍智慧涵养领导干部家风——以中国历代家训为视角》等一批课程获评国家、省特色课程、精品课程。

校(院)连续多届荣获中央党校颁发的优秀科研工作组织奖。近5年来,校(院)成功立项国家、省、市级重要课题12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9项,四川省社科规划课题立项15项,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系统及中央部委课题立项14项,成都市社科规划课题立项56项,四川省、成都市科技计划课题立项6项,四川省党校、四川省行政学院系统及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立项74项。承接市委市政府直接交办的重大课题30余项。校(院)决策咨询研究共报送相关决策咨询研究成果148项,其中校(院)编印的《研究报告》报送118篇,共获得领导肯定性批示和成果采纳转化88篇。其中,获四川省委省政府等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20余篇次,由成都市委办公厅上报中央领导参阅1篇。另在国家发改委《改革内参》等高等级内参上发表文章21篇,取得较大影响。校(院)共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C刊36篇、中文核心期刊28篇、出版34部专著,部分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在《人民日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等各级党报党刊发表理论文章70余篇。

校(院)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开放办学格局。不断拓宽对外交流渠道,先后与西班牙、意大利、泰国等多个国家、地区的相关机构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合作交流关系,互派教师开展学术交流,选派教研骨干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和外出访学,为教研人员拓宽国际视野提升专业素养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积极承接国(境)外专题培训和学习考察项目。加强系统内外协作,先后与多家兄弟院校和科研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坚持对外培训,每年面向全国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举办各种培训班次。

校(院)主校区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驿都西路1492号,占地面积207亩、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教学楼、图书馆、会议中心、文体馆、学员宿舍楼、行政办公楼、餐厅等办学保障设施一应俱全,可同时容纳2600余人在校学习生活。草堂校区(成都市青少年培训基地)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49号,于2021年竣工,占地面积9亩,总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校(院)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标准,体现高品位,不断完善校园基础设施设备,营造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打造“学风浓郁、特色明显、自然和谐、有机统一”的校园环境。

(更新至2023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