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最新媒体关注
校(院)多篇理论文章被“学习强国”平台转载
发布日期:2023-02-06 8332

近期,校(院)理论学习中心组以及多名教研人员撰写的理论研究、建言献策文章先后被“学习强国”平台转载,获得了良好社会影响力。

 

校(院)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文章《新时代党和人民勇毅前行的必由之路》(原刊载于《四川日报》)指出,“五个必由之路”揭示了我们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密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重要的规律性认识,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指引。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五个必由之路”奋勇前进,既是对党和人民奋斗历史的最好致敬,又是接续奋斗中赢得未来、创造伟业的关键所在。

领导科学教研部教授李发戈、统一战线理论教研部博士张宁、教学研究督导室讲师王燕枝联合撰写的《成都:以“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建设人民城市》一文(原刊载于《学习时报》)指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既是成都在新时代新阶段践行新思想、新理念的生动实践,同时也是成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积极作为。基于对改善提升人居环境、激发市民创业创新热情、为“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排忧解难、化解城市灾难风险、共建共治共享等五个方面特色举措的深度分析,提炼总结了成都以“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建设人民城市的经验做法。

市情研究所所长李好、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解静、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冯韧、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许肖阳联合撰写的理论文章《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原刊载于《学习时报》),围绕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生动实践,从成都对建设国际门户枢纽的再认识、对外开放战略在成都的实践成效以及对外开放战略推动成都再出发三个方面,细数了这十年成都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指引下从内陆腹地到国际枢纽,从区域中心到世界城市的位势跃迁。

图书馆副馆长唐璞妮、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胡林、四川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淳姣联合撰写的《场景视域下城市阅读空间认同研究》一文(原刊载于《国家图书馆学刊》)基于城市空间认同、阅读空间的属性和价值等方面的研究,得出城市阅读空间的四点启示:注重场景回归、夯实阅读基础功能,建构场景内涵、彰显城市文化底蕴,强化情感吸附、承载空间集体记忆,构建用户画像、激活知识社交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