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至4月29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圆满召开。会议强调,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感恩奋进、起而行之,把智慧和汗水、拼搏和奉献镌刻在蓉城大地上,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奋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成都建设的新征程中创造新的历史荣光。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成都市委党校结合职能定位,坚持高站位行动、实举措部署、强担当实干,积极投身党代会精神学习宣传阐释热潮,助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引向深入。
高站位行动 彰显党校学习风格特色
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学出浓浓“党校味道”。全员覆盖学。在党代会召开期间,校(院)组织全体党员教职员工收看第十四次党代会开幕式现场直播。大会结束以后,校(院)召开校委会暨中心组(扩大)会,传达学习大会精神,就落实报告提出的“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阵地作用,抓好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工作要求研究贯彻落实具体措施,同时各支部组织深入学习党代会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对“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对“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上。
示范引领学。校(院)中心组围绕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工作实践,借助“阅微学堂”学习品牌、青年理论学术沙龙等学习载体,组织专家讲座、实地调研、学术活动,进一步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作用,努力实现将理论优势转化为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的优势,通过持续不断研机析理学习,深化党校人在党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学习方面始终走在前列,学出浓浓“党校味道”。
实举措部署 推动学员自觉践行“五个走在前列”
立足主阵地作用,把稳思想之舵。校(院)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一主业、主课、主责,以掌握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为重点夯实学员的理论基础,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发挥主阵地优势,融入中心工作。校(院)以推动学员自觉践行“五个走在前列”要求为统揽抓实教学工作,聚焦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六新”奋斗目标、“八个坚定不移”等主题进行更新教学专题、调整优化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等教学安排;围绕“双城记”“都市圈”“示范区”“幸福城”等重大战略部署和建圈强链、科技创新、招商引智、智慧治理等重点工作邀请知名专家、领导、一线工作同志作专题辅导讲座,不断提升干部培训质效,提高学员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全体学员以走在前列的奋斗姿态助力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强担当实干 助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校(院)立足学科优势,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拓展舆论渠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把握理论热度,高质量进行理论宣讲。常务副校(院)长曾新亲自带队,选派11位专家、教师与工作人员投身市委宣讲团工作,切实有效发挥党校在“市委宣讲团”中的“主力军”“排头兵”骨干作用。高质量推出学术成果。副校(院)长李德虎接受四川日报专访,深入阐释解读成都建圈强链的系列举措,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潘方勇副研究员在《学习时报》刊发理论文章,分析如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高质量推出资政成果。截止目前共报送27篇,获得市级及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18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5篇。高质量亮明理论观点。与成都日报共同策划专家学者和中青班学员开展对话讨论活动,以问答形式深入讨论“六新”奋斗目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党校声音;校(院)经济学教研部常晓鸣教授等10余名教研人员接受采访,共同解读党代会报告内容;组织人员撰写理论文章16篇,截止目前,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施俊伟教授等多名教研人员理论文章已相继在成都日报刊发。高质量搭建重大平台。与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省社科院等高校院所合作,聚焦党代会精神,红色资源、绿色发展、世界文化名称建设等主题,策划系列学术研讨活动5次,获得了人民网、新华网、学习强国、中国社会科学网、川观新闻等主流媒体重点报道。此次宣传宣讲的系列举措,对重大决策部署进行了多方位、多层面地深入宣传阐释,体现了党校在“重大节点有声音、重大问题亮观点、重大时段有平台”的担当作用,用党校声音树立起了鲜明的思想引领旗帜。
畅通渠道,发挥宣传常态化的“纸面”“云端”阵地作用。校(院)报刊策划“学习贯彻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专栏”刊发校(院)教研人员理论文章,官网、微信平台和校(院)led屏幕,推送相关主题内容海报、系列文章、宣传标语,切实营造全校教职工学习宣传党代会精神良好氛围。
使命在肩催人奋进,美好蓝图重在落实。党代会的召开,再次吹响了奋进的号角,党校姓党更应担当。市委党校将继续坚持高站位行动、实举措部署、强担当实干,结合职能定位,进一步用实际行动激发党代会精神的学习热潮,助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断用“党校强音”凝聚起谱写现代化成都建设的广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