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为进一步增强党外代表人士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参与性和实战性,着眼提升民主党派成员履职能力,校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团队创新开放式课堂,在民建骨干成员及新会员培训班开展了《资政报告写作与能力提升》专题授课,培训班78名民建会员参与学习。
课程开始,首先由学员围绕民主党派成员的职责自由发言,三位授课老师围绕学员发言内容进行总结。随后,每个学员结合当前国情、四川省情和成都市情以及个人工作情况,思考一个资政建言参政议政题目,并发到现场建立的微信群中。
选题汇总后,由老师组织学员进行分组,每组讨论确定一个选题,商定写作提纲以及建议要点,并推举一位学员代表上台分享。由老师对学员的选题以及发言内容进行逐一点评。
最后,由王胡林老师讲授资政报告撰写经验与体会。薛成有老师则从资政建言的国家需求、民生需要、党派优势等方面对课程进行全面总结。
课后,学员们纷纷认为这种开放性课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气氛活泼、意犹未尽”“生动有趣、讲授深刻”“碰撞火化、精彩纷呈”“非常适用、受益匪浅”。一致表示,要结合民主党派成员自身实际,认真思考自履职能力的内涵,消化吸收课程内容,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更多关心身边人、留意身边事,在选题上要关注现实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切实发挥民主党派履职尽责的能力,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该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薛成有教授领衔,王胡林副教授、赵敏奇博士共同参与打造。为确保课程能够取得良好成效,课前,教学组进行了深入研讨、精心设计、模拟推演,最终形成了以思考、参与、建言、总结为主要路径,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的教学设计。
此次开放性课堂是校院着眼提升党外人士履职能力教学的一次创新尝试,也是《条例》实施后首次由校内教师团队开展资政报告撰写教学专题的一次新探索,更是培养民主党派学员围绕中心大局、更好建言献策的一次实战训练。经了解,该课程学员反响强烈,及时解渴,课后评价得分超过99分,充分表明课程尝试取得了良好成效。